在社交工程的眾多形式中,釣魚攻擊(Phishing) 是最常見且破壞力極大的手法之一。根據多數資安報告,全球發生的資料外洩事件中,有相當比例與釣魚郵件或訊息有直接關聯。攻擊者藉由偽裝成可信任來源,引誘使用者點擊惡意連結或提供敏感資訊。
⸻
一、釣魚攻擊的常見型態
1. 電子郵件釣魚(Email Phishing)
攻擊者發送看似來自銀行、電商或政府機關的電子郵件,要求使用者登入「驗證」帳號。實際上,連結導向的是偽造網站。
2. 魚叉式釣魚(Spear Phishing)
攻擊對象明確,攻擊者會蒐集受害者背景資料(例如職位、同事關係),編寫極具說服力的訊息,增加受害機率。
3. 語音釣魚(Vishing)
假冒銀行或客服人員,以電話方式要求提供信用卡號碼、驗證碼等敏感資訊。
4. SMS 釣魚(Smishing)
利用簡訊傳送釣魚連結,例如「包裹未領取,請立即點擊補登資料」。
5. 商務郵件入侵(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, BEC)
攻擊者冒充公司高層,要求員工匯款或提供財務資料,對企業財務影響特別嚴重。
⸻
二、釣魚攻擊的特徵
• 緊急感:內容常出現「立即處理」、「帳號即將停權」等字眼。
• 不尋常的寄件人地址:信件可能來自看似相似但實際不同的網域(如 paypaI.com,最後一個字母是大寫 I 而非小寫 l)。
• 異常的連結:表面上顯示合法網址,實際超連結導向其他網站。
• 附件檔案:包含惡意程式的 PDF、Excel 或壓縮檔。
⸻
三、防範方法
1. 個人層面
• 保持警覺:不要隨意點擊來路不明的連結或附件。
• 檢查網址與寄件人:仔細確認域名是否正確。
• 多因子驗證(MFA):即使帳號密碼外洩,仍有額外保護。
• 善用防釣魚工具:啟用郵件系統與瀏覽器內建的防護功能。
2. 企業層面
• 員工教育與模擬演練:定期進行反釣魚訓練,提高識別能力。
• 郵件過濾與沙箱分析:在進入信箱前過濾惡意郵件。
• DMARC、SPF、DKIM:強化郵件驗證,降低偽冒風險。
• 事件回報機制:讓員工能快速通報可疑郵件。
⸻
四、結語
釣魚攻擊的關鍵在於利用人性弱點,而非技術漏洞。即使再強的防護系統,也無法完全阻止使用者點擊錯誤連結。真正有效的防範方式,必須結合 技術手段 與 人員意識。